州时期,柳宗元关注散文运动的发展并指导南方一带的知识分子学习散文。”

    “除了学习和写作,他还经常游览风景。”

    “比如初到永州时在龙兴寺的住处西面开辟有窗走廊西轩,并在寺西建造了西亭。”

    “期间柳宗元与因政治迫害而被贬到永州的元克己等人结交,有时他和朋友时常远足探险。”

    “唐元和四年,柳宗元在法华寺西亭上写下《始得西山宴游记》作为纪念。”

    “柳宗元虽担任永州司马,但实际权力很小,故而柳宗元有机会广泛研究古今典籍。”

    “并批判性地吸收其中的知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他的认识水平和文学修养。”

    “他创作了大量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批判黑暗现实,传播进步主张,提倡散文革新。”

    “柳宗元在染溪边购地并定居后,将染溪改名为愚溪,并创作《八愚诗》和《愚溪诗序》以刻石纪念。”

    “唐元和九年,柳宗元居住永州已近十年,期间他的社会认识、理论和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并持续斗争。”

    “唐元和十年,柳宗元意外收到皇帝的诏书,召他回京。”

    辛弃疾:柳宗元早期的勇儒人格建构,以永贞革新失败作为结束的标志。

    变革虽然失败了,但他在对道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命精神的弘扬中所显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精神,一直引导着他冷静客观地面对现实、机智沉稳地化解困境。

    柳宗元处于中唐时期,文坛一改盛唐雄壮浑厚的笔调,变得冲淡平和。

    他爱读汉代文章且十分欣赏其壮丽的文风,这里的壮指向文章的旨意与气势。

    丽则更多表现在文章的技法与文辞上,追求一种清新逸丽、峭丽峻洁的境界。

    壮丽即壮中有丽,丽中有壮,呈现出一种刚健雄雅与自然清新相结合的审美风格。

    这种审美风格体现了柳宗元内心深处的真情性与理想追求。

    他创作的不少具有壮丽风格的作品都呈现出一种浑厚有力的体貌,而且文辞技法多变,似乎积蕴着一股奔腾不息的内在生命力。

    在这些作品中,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磅礴之气与生命理想的安放。

    柳宗元对壮丽审美趣味的追求,彰显了中唐一部分有识之士对实现生命理想与到达理想之境的渴望。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几处美景处于永州荒蛮之地,极难发现,也不仅仅是因为它为作者提供了文兴大发的创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