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雏形,为什么当时还要建议我们老板做这个自选市场呢?”王经理又接着问道。身为宏达的老伙计,他对宏达的经营方法自然也是有一定话语权的。不过他这回却因为反对赵元龙这样匆忙上马超市项目而被冷落了许久,所以对盅惑赵元龙上马这一项目的林子轩也没有什么好感,哪怕赵元龙已经把林子轩铸造的《环球时报》奇迹给他讲了不只一遍。

    “当然是因为超市赚钱呀。要知道以目前香港的经济环境来说,自然是超市更有竞争力。”林子轩笑道。

    “这话怎么说?既然你知道香港的经济形势糟糕,还让我们抛弃旧有的方式?我们保持原样至少还以维持,可一旦改成自选商场,谁知道情况会不会按照预想的那样?”王经理说道。

    “就是因为经济不行才要抛弃老套路,才要改变,只有创新才能求活。”林子轩不愿意跟人争执所以不在卖关子,当即说道!“超市讲的是以货物的快速流通来赚取利润。现在的许多百货商场利润额都很高,就像以前的宏达,虽然说是在亏损,可是相对的盈利额估计也是不低,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嗯。”王经理点了一下头。

    “那不知道你们的这个盈利额是多少呢?”林子轩又问道。

    “这个”王经理看了赵元龙一眼,有点儿迟疑。

    “支支吾吾的干什么,林老弟是我好朋友,有什么不能说的。”赵元龙道。

    “我们宏达商品的平均利润额大概在三成五左右。”既然老板都已经答应了,自己自然也没必要矜持,王经理略一犹豫便接着答道。

    “三成五?那不就是百分之三十五?”林子轩暗暗咋舌,这就是现在这个年代百货商店的盈利率,百分之三十的利润额,要是放到后世那几乎就是暴利行业呀?

    据他所知,后世恐怕也只有房地产、餐饮等少数几个行业的盈利额能超过这个数字,其他行业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远远不及。

    “没错。就是百分之三十五。”王经理点头说道。

    “那你们的商品的价格跟对面的联发应该差不太多吧?”林子轩又问道。

    “差不多。”王经理答道。

    “商品的流通时间大概是多少?”林子轩再问。

    “这就要分很多种了,每件商品都不一样,比如:米面之类跟衣服就差得很远!”王经理说道。

    “这就是了。”林子轩笑笑道:“可你们如果将利润额降到百分之十五,或者百分之十。甚至更低的话,你认为到时候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